閱讀使人廣博,寫作使人細膩--李怡

我最喜愛的武俠作者

  • 馬伯庸
  • 喬靖夫
  • 梁羽生
  • 古龍

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倚天屠龍記」的那些事兒


  很多評論者評論過,金庸作品之中,以「射鵰英雄傳」為武俠小說中的優秀典範,傳統「正格」之作。唯愚見認為,「倚天屠龍記」之傳統正格地位,實不在「射鵰」之下。兩書之中,最大相同處,是同樣幾乎包羅涵蓋了武俠小說中所有常用的幾大橋段,如報仇、正邪鬥爭、門派鬥爭、天下第一之爭、奪寶之爭、民族之爭,甚至男女愛情之爭等等,另一相同處,則是女主角均比男主角塑造得特別出色──「倚天」中,更可以說每位女主角都無一例外帶著一點邪氣,自殷素素至趙敏、周芷若、殷離等,幾乎都是工於心計,心狠手辣,殺人不眨眼的角色,比較善良一點的紀曉芙和小昭,卻均命運悽慘。而偏偏金庸卻把男主角張無忌寫成一個優柔寡斷,很有點婦人之仁的婆媽英雄,套用某評論家語,是一位「佛家之俠」。(註:該評論家曾把金庸小說中各男主角分別歸類:郭靖、陳家洛為「儒家之俠」、楊過、令狐沖為「道家之俠」、張無忌、石破天為「佛家之俠」等)

而不同之處,則是後者似乎遠比前者情節更為密集、離奇多變(正如金庸自言,此書因「結構複雜,情節紛繁,漏洞和缺點也多」)。曾經看過某些年輕讀者評論,指「射鵰」第一冊內容頗見沉悶,理由是不耐煩讀到男主角未入江湖歷練,及與女主角相遇之前的一大段情節。不知是否因為代溝,或是愚見有所不及,愚見卻反而認為,在這之前的大段鋪排,倒是寫得較書中的後來情節更見精采的。無獨有偶的是,在「倚天」正文之前,金庸也不遺餘力寫下了兩大段作為鋪墊的相關前設文字,分別是在前兩回中述及郭襄上少林遇上張君寶(張三丰)及覺遠大師、崑崙三聖等人的經過,而更花費了幾乎整整一冊的大篇幅,先來娓娓敘述主角父母親張翠山和殷素素的故事。如果按照這位年輕讀者觀點意見,加插這兩大段文字,更可能全沒有什麼必要。又,或許亦有意見會認為,這部份的鋪墊有沒必要寫得那麼長?我認為,其中當然有值得刪削的若干餘地,如崑崙三聖和西域少林三高手這些配角人物,若以今日事事求精確簡練的戲劇理論審之,大抵亦屬可有可無,這可由歷年由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之中,多省略去掉這部份篇幅可見端倪。

綜觀「倚天」,有一句可帶出全書主題的重要台詞,那是殷素素臨終留給兒子無忌的一句遺言:「越漂亮的女人越會騙人」,的確,張無忌自長大成人以後,屢受女人所騙(其實也不止女人),如無忌自言「一生輕信,時受人愚」,所以最後的下場,也只能是像令狐沖那樣,偕美退隱江湖。但若作為女性讀者,對於這樣一個見一個愛一個,感情上三心兩意的男主角,大概應不會有太大認同好感(對於韋小寶,則可能是例外,只因韋小寶從一開始已擺明是個「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的小流氓壞小子)。不過,小說中一個貫穿整個故事脈絡的最大奸角,卻畢竟是個男人:成崑。若非此君只為了一個女人(他那被陽頂天娶去的小師妹),出於一番妒恨,在搞風搞雨,整個故事根本就不會發生。遺憾的是,金庸在書中倒沒花上太多篇幅去細細寫及這個角色的心態背景,用以支持他在故事中那麼影響重大的所作所為。而事實上,關於他如何與汝陽王合謀設計顛覆明教,對付六大門派之事,在書中均沒明寫出來。近日偶看上世紀七十年代鄭少秋版的TVB「倚天」電視劇第一集,居然發現在劇集的一起首,製作人就把成崑與汝陽王合謀之事明拍出來,像這樣的處理方式在今日看來,頗有問題,一來伏筆未免太早(那時張無忌和趙敏均尚未出生,按理要整治六大派,何至於要一拖至十多二十年後才來實行?是以金翁也不得不在書中交代一句,指汝陽王後來因軍務倥傯,才把事情一擱置就是這麼多年,但最令人產生疑問和略為不滿的頗難自圓其說之處卻是,為何偏偏故意要利用謝遜來達成目的,採用一個那麼轉折而費時失事的手法?);二來也未免破壞了觀眾觀劇的懸念。有趣的是,TVB後來竟曾將此劇翻拍兩次(梁朝偉版和吳啟華版),變成一共三次,堪稱金庸作品中改編次數之冠。

關於「倚天」中的主角,很多男讀者常會投入幻想,假設自己是男主角張無忌,最終會在四位女主角之中選擇哪一個?金翁自己不諱言,最喜歡的是小昭。的確,像小昭這種又溫柔又痴心,又無微不至的lolita式女孩,很可能是大多男人心目中的dream girl;至於趙敏與周芷若,相信不少男人必會敬而遠之──即使有人會說,那是男人自卑感作祟。而其實四個女主角之中,唯一沒欺騙過張無忌的,大概只有一個殷離──至於她在結局時「不識張郎是張郎」,堅決鍾情於昔日那個小張無忌,而不愛這個長大了的張無忌,有讀者或也會理解為某種「愛的欺騙」吧。但無可否認,在四女角之中,她的身世遭遇,也是最惹人同情的一位,一生幾乎都充滿著不幸、痛苦。

這部書,頗令我聯想起金庸的另兩部作品「天龍八部」與「笑傲江湖」,似乎同樣都是「有情皆孽,無人不冤」。特別有趣的是,明教和後者中的日月神教的關係,很顯然是有點一脈相承的。「笑」書中的背景設置為明代,應已無可疑,看來朱元璋自建立明朝後,曾大力打壓明教,終至明教中人要被逼改頭換面,將教名改了,變為地下組織,幾代傳承下來,性質也終有所更改,與波斯本教的關係亦已告割裂。六大派圍攻明教,卻變了五嶽劍派、少林武當與魔教對峙局面。而金庸同樣將正派中角色加入邪氣,在魔教中設置了若干正氣角色,刻意將正邪界限模糊化。尤其「倚天」與「笑傲」兩書中男女主角關係及結局更略有類同之處(同為身份懸殊,最後選擇厭棄江湖權力紛爭,併肩歸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