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使人廣博,寫作使人細膩--李怡

我最喜愛的武俠作者

  • 馬伯庸
  • 喬靖夫
  • 梁羽生
  • 古龍

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

假如我是梁振英

  竟然在沒有出現破壞社會秩序行為時就出動警察去阻截集會群眾,蠢!竟然用催淚彈去驅散他們!更蠢!一如所料,如此舉措,只會令火上加油,事件惡化擴大十倍!放催淚彈不行,難道你真的敢再來開槍殺人?但話說回來,愚見認為,與其譴責警察暴力,與警察對峙,死守政總等地,倒不如改移陣地,直撲一眾高官官邸(當然包括梁振英官邸),進行包圍死守──如無這些高官的首肯命令,前線警員又怎會作出這樣粗暴而難看的部署行動?所以如部份學生及市民在現場所言,期求前線警員在現場"手下留情",根本就完全不切實際,他們只是奉命行事,哪有自決能力?難道你可叫他們受群眾感召而自發全體抗命,罷工怠工?對於有人要求警方為此作出道歉,也根本無濟於事,如我看到今日有台灣學生要求香港駐台經貿辦代表為鎮壓致歉不果而引發情緒激動,似乎亦有點無謂,這位官員身在台灣,亦不是罪魁禍首,你即使要他為事件下跪叩頭,當場切腹又有什麼用?

  如果我是梁振英,一早便應下令警察只可在場戒備,而盡管放任學生群眾直衝進政總大樓,直至如台灣那次事件那樣,出現混亂破壞行為為止!只有如此,才有口實進行鎮壓,不會好像如今,成為千夫所指,承受各方讉責聲討。反正事發當天是星期日,大樓內應已無人辦公,也不怕出現什麼癱瘓政府的局面。而即使群眾將會在大樓留守直至周一,也不要緊,那就乾脆讓他們把政府癱瘓到底吧,至於把事件定性為無理脅逼也好,崇高的民主爭取運動也好,都不重要了。對於自發佔中、佔旺、佔銅(銅鑼灣)群眾,甚至佔領全香港的群眾,也大可放之任之,就讓整個香港由他們全部癱瘓好了,屆時我相信自有受影響的其他市民群眾凝聚成一股反感不滿,構成另一波輿論壓力──這樣,我肯定早晚必將出現由兩方市民衝突而引發的騷亂場面,而就算沒出現雙方衝突,相信集會群眾自己在日久之下亦必將出現內鬨。如謂不然,且看學聯在政總呼籲學生撤退之後,早已演成了一定的內鬨。只因抗爭戰幔一旦拉開,已不可能停得下來。


  不過當然,以梁班子的處境地位,和政治智慧,我想他們可能絕對不敢賭上這一鋪的,一個很大原因可能是害怕被阿爺看到自己已喪失了一切管治能力,到時不用群眾叫他下台,他自己恐怕也難逃被中央撤職的危機。然而搞出了今天這種局面,如果仍然繼續戀棧權力,那麼這個梁振英的政治操守和自知之明,就真的還不如當年那位腳痛下台的老懵董了。

2014年9月27日 星期六

佔中之歌

"佔中之歌"(調寄徐小明"醒獅")
(歌詞內容不代表本人立場,只是偶發靈感,覺得曲中幾句旋律剛好跟構想中的歌詞有點吻合,遂勉力試為之一譜,又聊供一粲也)

為了普選,縱使爭取都好似冇用,
講都嘥鬼氣,一於一起行動!
罷課佔中,要抓緊普選理念,
中央的方案,未能"袋住先"!
乜野辦法,全部出盡,可惜一切仍然係撲空!
反暴力,抗強權,志比長虹;
總之我未怕犧牲,要起到先驅作用,
北京早表態,立場未放鬆!
佔中,佔中,要普選就佔中,
佔中,佔中,老虎都係佔中,
振英,振英,你小心就夠鐘,
誰都不可抗拒大眾!
佔中,佔中,阿媽都話佔中;
佔中,佔中,阿仔都話佔中,
去飲,去飲,每顆心為阿公,
民主爭取要有陣痛!
要有大智,更有大勇,小心六四又發生,
以理服眾,不屈抗爭,一心進取但不可失控。
要有大智,更有大勇,小心六四又發生,
以理服眾,不屈抗爭,一心進取但不可失控。
佔中,佔中,夠"薑"吖就佔中,
理想,理想,我不願放鬆,
決心,決心,要攞出大決心,
誰都不可抗拒大眾!
民主千秋永遠萬歲!
民主千秋永遠萬歲!

  年輕朋友們可能並沒聽過這首老歌,幸而在youtube仍可搜到此曲視頻:

  原曲歌詞據資料顯示,是出於大師鄭國江之手,原詞如下:

  睡眼惺忪 鼓聲驚好夢 獅子甦醒了 天邊風起雲動 漸發威風 獅子蠢蠢欲動 鼓聲清風送 盡傳入洞中 蓄勁待發 沉着不動 鼓聲催發未放鬆 走勁步 似游龍 勢比長虹 鼓聲策勵如雷動 獅子剛出洞 英姿多麽勇 動人是雄風 半空 半空 要翻身在半空 進攻 進攻 要不斷進攻 戰功 戰功 要採青立戰功 雄獅威風勇猛服眾 半空 半空 要翻身在半空 進攻 進攻 要不斷進攻 戰功 戰功 要採青立戰功  已有大智 更有大勇 醒獅勁舞疾似風 跳躍活躍 翻身半空 醒獅縱聲怒吼更英勇 已有大智 更有大勇 醒獅勁舞疾似風 跳躍活躍 翻身半空 醒獅縱聲怒吼更英勇 半空 半空 要翻身在半空 進攻 進攻 要不斷進攻 戰功 戰功 要採青立戰功 雄獅威風勇猛服眾!雄獅威風勇猛服眾!

2014年9月21日 星期日

新使徒行者

  吳笑仁當上臥底已經三年又三年,三年又三年……時間已經久遠得連他在警隊裏唯一向之連繫問責,又曾delete了他在警隊檔案的直屬上司黃SIR,都已被人從大廈天台擲下,而他負責混入社團靠近的大佬"大哥成"也已經被冷槍伏擊,兩人都死翹翹了,以至他真正的身份現在在世上經已成為一個永恆的秘密。

  所以,現在最困擾著他的最大問題,是自己未來的去向何屬。世上既然已經沒有人能知道他的警察臥底身份了,他究竟是應該選擇繼續沉淪於這個"無間道"中,還是應該及時抽身而出,選擇乾脆從此變節做laughing哥?

  置身於"安全屋"中,看著黃SIR在他生日那天送他的那塊手錶,他如是想著。當然,其實老早在三年又三年前,他已不止一次曾經萌生過這樣的念頭,何不乾脆背叛警隊,就弄假成真,從此變節在社團效忠,憑實力"上位"闖出一番天下來,豈不更勝於為警隊每月給他的那份微薄薪水,以及那虛無縹緲的所謂使命感、正義感一再痛苦地犧牲下去?還有,他也曾經想過,能不能先詐作變節,等自己在社團真正混出名堂,再來繼續臥底?又想,如果我在臥底完成,回復警察身份後,再憑藉這身份重回社團,騙社團老大說我原來就是"劉德華",是當年社團派往警隊中的臥底又怎樣?又如果,到時老大不信任我,我大可以再假裝是警隊派來故意讓他們以為是臥底的臥底,讓他們以為我真的變了節,其實我並未變節,但其實我又真的暗中變了節,而又故意隱瞞,說自己只是假裝變節……

  終於,他越想越複雜,幾乎想到自己也糊塗了。

  這時,放在他面前的三部手機其中一部響了。一陣短暫的迷亂中,他幾乎有點辨不清那到底是自己配備來專供與社團成員聯絡的手機,還是專供與黃SIR聯絡的手機。幸好,在一刻迷亂之後,他到底還是恢復了自己專業的臥底水平──但他隨即想到,那其實跟什麼水平一點關係也沒有,因為手機屏幕早已清楚顯示出了來電者的名稱代號:是"蝨乸"──自從"傻強"死後,社團中就只有這個挺有義氣的小混混一直跟著他在混。

  他拿起手機,按下了"接聽"鍵。手機立即傳來"蝨乸"那熟悉的聲音:"仁哥,‘泥鯭’哥剛剛吩咐了,要大夥兒明天中午十二點,在灣仔碼頭出貨!"(註:泥鯭哥是繼"大哥成"新上位的社團大恅)

  吳笑仁一怔:"什麼?灣仔碼頭?那麼‘揚’?你到底有沒有搞錯?"

  "蝨乸"傻傻一笑:"沒搞錯,我聽得清清楚楚!也許泥鯭哥是覺得最危險的地方便是最安全的嘛!"

  吳笑仁想了想:"不過,灣仔碼頭昨天好像已經搬遷了,他究竟有沒有說清楚是新的灣仔碼頭還是舊的?是坐船去尖沙咀的還是去紅磡的碼頭?"

  "蝨乸"不禁冷笑起來:"你簡直是低能白痴之最……"聲音隨即一弱:"我不知道……"

  吳笑仁登時又是好氣又是好笑:"得了得了!總之我明天中午便帶齊兄弟來吧。"

  掛線之後,吳笑仁忽然就開始在想:這正是一個好機會來了!

  他現在面臨兩個選擇:A,立即盡自己臥底職責,致電向警方報告;B,嘿嘿,既然做"古惑仔",就要"古惑"到底,到時帶齊兄弟,乾脆就給泥鯭哥來個"食夾棍"兼"起尾注",說不定就能藉此上位,跟泥鯭哥爭一日之長短,從此平步青雲,向社團第一把交椅邁進!

  轉念又想:"待我當上了社團‘坐館’之後,大可以再回復我的臥底身份,向繼任的李SIR說我其實只是個假裝變了節的臥底,自己的心還是真正向著警隊的,不過如果他不肯升我的職,我便會選擇繼續留在社團,做反臥底……"

  又再越想越是複雜,終於一想便是幾個鐘頭,想到天亮也睡不著。他開始捧著頭,感到自己已近乎精神崩潰,痛苦得簡直想死。

  就在這時,"蝨乸"又再來電了:"喂,仁哥仁哥,對不起,剛剛泥鯭哥又再打電話來,說把地點改為信德中心港澳碼頭二樓……"

  吳笑仁當堂大吃一驚:"他瘋了麼?港澳碼頭日夜人來人往,要我們在哪裏出貨?"隨即在短短十秒間,本能地心中升起了各種念頭:"莫非……這又是一個局?是泥鯭哥已經開始懷疑我的身份?還是,蝨乸被社團要脅,要設局來試探我,但他不忍心那樣做,所以先前才故意說錯了地點,目的是要警告我,然後再找機會陷害我,然後再救我,然後再要脅我,然後再設另一個局來利用我來對付泥鯭哥,最後……"

  哪知"蝨乸"接著笑道:"剛才我也很奇怪地問過泥鯭哥這個問題?你猜他怎麼回答我?他用粗口罵我是低能白痴之最!"
  
  吳笑仁想了想,大感懷疑:"不對,低能白痴都不是粗口,這小子說話前後大有矛盾,莫非……"

  正想打斷,忽聽"蝨乸"已把話頭接下:"他要我們出貨,是要我們‘call恆馬’去電話店門口排隊買iphone 8呀!說一轉手每個便可賺兩萬,好過賣冰呀!"


  吳笑仁還未聽畢,幾乎已失手把手機丟到地上:"©€×※ベ井!"

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

武俠文化--致那個美好的年代

  一向都很喜歡讀作家附錄在作品後的後記,因為藉此可以一窺作家創作的一點點心路歷程──不過,其中寫得較特別有趣的似乎不多。

  喬靖夫"武道狂之詩"卷十三"武當之戰"的後記中,就曾提到作者起這個卷名的源由:因為當年無線電視播出的一套武俠電視劇"陸小鳳武當之戰"實在烙印太深。作者並提到:"那是一個武俠劇集主宰大眾娛樂的時代,‘武當之戰’的結局播出那夜,也是我童年一個深刻回憶……倒是非常記得正好有大群親朋戚友同在一屋聚會,結果大家快快吃完晚飯就甚麼都不做,全體圍著電視看結局……這樣的時代,以後大概不會有了。"所以,作者因緣際會之下,"索性決定用了"這名字,"作為對那個美好年代的致敬"。不記得由該書哪一卷開始,每卷結尾的宣傳扉頁上更會以大字刊錄一兩句經典武俠電視劇流行歌詞,其致敬情懷已相當明顯。

  這裏,必須補充一下,那年代的武俠劇集之所以能那麼風靡一時,有很重要的一個背景因素在同時起著作用:那同時也是一個武俠小說文化由蓬勃而走向巔峰極盛的年代。可以說,整個武俠小說文化,勃興於六十年代,而璀璨於七十年代,再荼靡於九十年代的。至今猶為人津津樂道的諸多武俠名家,其創作生命無一不是在這三十年間達到旺盛巔峰之境。不要說武俠影視作品及副產品(如武俠劇主題歌曲等)讓很多人如痴如醉,便是這些東西的源頭:武俠小說本身,當年之受熱捧歡迎的程度,我相信是今日很多年輕一代都可能無法想像的。不管是販夫走卒,或是部份知識份子,很多時都會以武俠小說作為一種重要消閒讀物,以至形成一股大眾潮流。

  今日回頭略觀之,究竟是甚麼原因可令到有那麼大的一群受眾為這種武俠文化入迷?我們或可歸結於那年代的人普遍沒有太多種類的娛樂消遣方式,至少沒有手機,沒有互聯網絡可上等等之故。然而,這似乎解釋不了,為何其他受歡迎的類型小說並未有像武俠小說形成同樣的那麼大熱的一股風潮?原因之一,我想是,武俠小說,比起其他類型小說,有著一種本質上的特殊浪漫吸引力,以及某種對社會人文的獨特關懷。舉例如愛情流行小說,男男女女,風花雪月,卿卿我我,固然是每個人內心中永恆渴望追求著的一種浪漫,然而那畢竟都屬太個人主義,太困於象牙塔內的浪漫。但武俠小說中的浪漫精神,卻每每是較為外延性與利他的,如常常強調要鋤強扶弱,除暴安良,維護正義等等。再加上很重要的一點,愛情小說裏的浪漫故事情節,可以發生於任何年代與地域,唯獨武俠小說,可是與我們的歷史、文化、國民民族性深相連結,血肉相連的。所以它除了為讀者提供消閒娛樂趣味之外,亦兼為我們補充了中國普及文化知識教科書的一定功用。而且,說的雖是假托古代人古代事,往往可以以古寓今,甚至因時制宜地寄托種種現代人的思想感情進去,靈活多變自由。


  或可以說,這股武俠文化,已幾乎薰陶了本地一整代人。而稍後於我們這一代的本地人,我大膽說句,可能就只受一股"無厘頭"喜劇胡鬧文化所薰染,以至養成了今日普遍所謂"hea"的風氣。至少,在武俠世界裏,hea是絕對沒有出路的,因為那只有被殺、被毀滅、被唾棄的結果。此所以,在那個七八十年代,根本沒有hea這個名詞的存在空間,

2014年9月7日 星期日

電視劇悶局

  近年有一齣在內地頗受歡迎的電視劇"一僕二主",內容講述男司機與女老板幾經兜轉磨合,最終愛情修成正果,乍看起來,真有點像都市成人童話。而無獨有偶,TVB近期就播出一齣"載得有情人",講述黎耀祥飾的小巴司機兼好男人、單親好爸爸,如何與富家千金蘇玉華邂逅相識,而至摯誠相愛的故事。前者純以現代都市男女情感作主題,加插不少輕鬆喜劇元素;後者呢,TVB製作人似怕觀眾嫌齋講愛情太"寡",刻意加入不少倫理煽情,再加豪門爭產奪權元素,可惜這樣一來,又未免予人太過熟口熟面之感,新意欠奉,自然就很難吸引人追看下去。

  老實說,既然愛情是類型劇集的永恆題材,那麼來自兩個不同階級身份間的男女愛情,自然也是"長拍長有"的煞食橋段。記憶中,好多年前,亞視就曾拍過一套"八號巴士站站情",故事講述陳庭威飾演的巴士司機,與李苑華飾演的刁蠻富家女如何由鬥氣冤家鬥出愛情火花,其中也穿插了若干豪門中的爭名逐利,又如何勢利現實、爾虞我詐的描寫筆觸,唯可想而知,劇集播出後回響甚少。今已成TVB紅人之一的田蕊妮亦有份參予演出。儘管在現實中,不見得有很多人會相信有這種跨越身份階級的愛情,但在戲劇世界中,作為觀眾,我們也似乎不必太過死腦筋,何妨先看開一點,且看製作人又能搞出什麼樣的新意來?遺憾是,不論是"八"劇還是"載得有情人",甚至是"一僕二主",我認為似乎都不能滿足到這一點要求,致使我有時會有點懷疑,究竟是因為個人觀劇水平已在日漸下降,還是因為要求太高,以致看任何電視劇也已看不出新意來?如果說,"載"劇的煞食亮眼點全在於"視帝"黎耀祥與蘇玉華的演技,顯然頗不足夠。

  環看TVB近期劇集,如"叛逃"、"守業者"、"愛我請留言"、"點金勝手"、"寒山潛龍"、"忠奸人",以及播映中的"使徒行者"等等,真的讓人有種很厭倦的感覺。題材熟口熟面,加上演員也是來來去去的幾張熟悉臉孔,最明顯莫如"使徒行者",又是觀眾歷年看了N次的臥底再加黑社會警匪戲份(編審之一葉天成過去曾跟隨杜琪峰,且憑"黑社會"一片榮膺最佳編劇),坦白說,"臥底"二字幾乎已令我一聽就想打呵欠,即使是有一個即將告別TVB的林峰加一個重投TVB懷抱的佘詩曼擔綱演出。我想,便是"使徒行者"這個片名,取名靈感也很可能源自"無間道",只是人家搬來佛經,編創者便搬來聖經名詞。


  近期,稍能吸引我的,倒是韓劇"主君的太陽",講述一個具陰陽眼,能與鬼魂溝通的少女跟一位"高富帥"才俊的戀愛故事。可惜,劇情發展到後來,畢竟又再跌入無數韓劇愛情劇的窠臼,白白浪費一個原本可以大有發揮的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