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使人廣博,寫作使人細膩--李怡

我最喜愛的武俠作者

  • 馬伯庸
  • 喬靖夫
  • 梁羽生
  • 古龍

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那些年,我們一起瘋金庸、古龍港劇

    本書作者李篤捷根據介紹,乃是一位傳媒工作者,兼一位頗資深的金庸小說迷、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本地電視迷,同時也是位日劇迷、寫作迷。無巧不巧,以上種種,亦均為筆者所好,故而看罷此書,除倍感興味之外,還特別有一份親切共鳴也。

  先介紹一下內容。這原是作者寫於近十年前的雜文集,分別來源自此前作者的一部付梓成書作品“金庸聲色毒”,以及發表於一些網站、博客的相關文章。顧名思義,主題離不開本地電視台拍攝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電視劇──主要是金庸武俠劇──從而抒發一己的個人觀劇心得感想,亦從而帶出一些個人當年經歷與回憶,而又旁及描敘到多位昔日曾在這些電視劇演出過的男女藝員的藝術生命歷程,以及八卦點滴(如當年的無線五虎將--其中作者似乎特別鍾愛黃日華與湯鎮業--陳玉蓮、陳秀珠、呂有慧、鮑方、關海山、劉松仁、米雪、雪梨、黃元申、陳復生、楊盼盼、黃杏秀等等);此外不免亦述及到一些相關的電視史,其中好幾篇文章,更順帶寫及當年的若干位當紅歌星、偶像演員,如張國榮、梅艷芳、陳慧嫻、莊靜而等,此外,還寫及一位昔日一手創造出本地電視劇武俠熱潮的殿堂級幕後前輩功臣蕭笙先生,以及曾為多首膾炙人口的本地電視劇主題曲插曲填詞的黃霑先生。但最令筆者意外,和感動的是,作者有篇文章,居然以一份認真關懷同情與惋惜的心態,向讀者介紹了一位雖然資深,外表也頗俊朗,但入行數十年至今,依然星途欠遂的男演員:連偉健(大概在作者發文時,“瘋狂的石頭”一片仍未上映,故而作者在文中未有述及)──這部片由劉德華投資,並特意找來當年藝訓班的老同學連偉健參演一主要角色,結果連因此果然在大陸走紅,後更易名為“連晉”。

  而另有一篇是專述蔡楓華的,文章一開首,先向讀者介紹出此君成名代表作歌曲”倩影”背後的故事--個人從以前到現在,一向都甚少留意娛圈八卦,乃至讀到此文,今日方才恍然而悟:原來曲詞中描述的女主角屬真有其人.....眾所周知,蔡自當年淡出娛圈一段時日,再度曝光於傳媒後,一度以其特立獨行的異常言行,成傳媒焦點,也儼然成為全世界的挖苦戲謔對象。而作者並未加入一沉百踩的行列,相反筆觸帶出了相當的同情,實在已屬難能可貴。


  文章寫來容或帶有相當的隨意、直率,但從中已可充份體現出作者對於當年種種傳媒文化的人和事,以至金庸小說,存有一份多麼深刻的感覺印象和熱愛留戀。筆者以往也曾不自量力,執筆寫過好幾篇此類特別是關於傳媒的懷舊題材文章,唯看罷此書,深覺不論他那份捕捉欣賞演員特質的獨特敏銳觸覺,以至文筆功底,在在俱在筆者之上,至此只有甘拜下風的份兒。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電視業(其實也是各行各業)均處在高速發展蓬勃的年代,故而在那個年代,大部份的香港人,包括李篤捷君,包括筆者,在大潮所趨下,大概很難不被薰染影響成為電視迷。從字裏行間透示的訊息可見,相信筆者與李君大抵也應差不多成長於同一年代。只不過,論到看電視劇的經驗(不論是本地劇還是日劇),我推斷李君都可能還在我之上──想自己當年,由於看電視的自由很多時都受到父母的權威限制,因此很多經典劇集,根本無緣一窺全豹,而只能依靠其中的一鱗半爪留下印象。如作者李君極力推崇的八二“天龍八部”、八三“神鵰俠侶”等劇便是。

  然而,最讓人惋惜震驚的是,作者在書中竟向讀者透露“自己被診斷有極大機會患絕症”!今已是2016,謹祝願李君仍然健在,將來能再為讀者寫出一些更好,更有興味的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