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提及到七十年代的日本配音片集,相信大部份電視迷的”八十前”們,必會印象深刻。那正是本地電視劇還未興起的萌芽時代,其時電視台的本地製作甚少,主要的播放節目都要倚賴外購劇集(說起來,情況倒像極了今天的亞視,真想不到幾十年來,亞視搞來搞去,居然像倒退回了七十年代!)而除了英美之外,日本正是為電視台提供劇集最主要的另一泉源。
提到那年代的老日劇,大概最多人首先想到的,必然是”青春火花”這部開創了日本運動勵志劇熱潮的經典。繼後一連串接踵而來的,還有”綠水英雌”、”排球女將”、”柔道小金剛”等等……當然少不了一提的,就是”柔道龍虎榜”。想當年,連大導演杜琪峰也要拍出一部同名字,題材相類的電影來向它,及向黑澤明的”姿三四郎”致敬一番。而爾冬陞亦對”青春火花”情有所鍾,在多年前借題拍出過一部同名電影。
畢竟老了,為免記憶有誤,特從維基百科節錄以下一個不太完整的列表以供同好者共同懷緬一番:
197_年__月__日翡翠台:小狐仙 (主演:新藤恵美)
197_年__月__日翡翠台:紅粉健兒 (美しきチャレンジャー 1971) (主演:新藤恵美)
197_年__月__日翡翠台:彗星女郎 (コメットさん 1967) [1]
197_年__月__日翡翠台:綠水英雌 (金メダルへのターン! 1970) (主演:梅田智子)[2]
197_年__月__日翡翠台:青春火花 (サインはV 1969-1970 TBS) (主演:岡田可愛、中山麻理、範文雀)
197_年__月__日翡翠台:龍虎群英 (キイハンター 1968) (主演:丹波哲郎、千葉真一、野際陽子)
197_年__月__日翡翠台:柔道龍虎榜 (姿三四郎 1970) (主演:竹脇無我、新藤恵美)
197_年__月__日翡翠台:佳偶天成 (3人家族 (TBSドラマ) 1968) (主演:竹脇無我、栗原小巻)
197_年__月__日翡翠台:二人世界 (二人の世界 (テレビドラマ) 1970) (主演:竹脇無我、栗原小巻)
1972年__月__日翡翠台:鸞鳳和鳴 (お嫁さん(第5シリーズ)(1968年10月‐1969年3月、TBS)) (主演:勝呂譽)
1972年__月__日翡翠台:小旋風紋次郎 (木枯し紋次郎 1972) (主演:中村敦夫)
197_年__月__日翡翠台:江戶煞星 (大江戸捜査網 1970) [3]
197_年__月__日翡翠台:青年幹探 (刑事くん 1971) (主演:桜木健一) [4]
197_年__月__日翡翠台:女校男生 (おれは男だ 1971) (主演:森田健作、早瀬久美)
1976年__月__日翡翠台:荳蔻年華 (小さな戀のものがたり 1972) (主演:岡崎友紀、沖雅也)
1976年__月__日翡翠台:網球雙鳳 (コートにかける青春 1971) (主演:紀比呂子、森川千恵子) [5]
1977年__月__日翡翠台:前程錦繡 (俺たちの旅 1975) (主演:中村雅俊、田中健、秋野太作) [6]
1977年__月__日翡翠台:猛龍特警隊 (Gメン'75 1975) (主演:丹波哲郎、倉田保昭、藤田美保子)
1978年__月__日翡翠台:為人師表 (青春ド真中! 1978) (主演:中村雅俊) [7]
1978年__月__日翡翠台:青春曲 (われら青春! 1974) (主演:中村雅俊)
197_年__月__日翡翠台:春風桃李 (ゆうひが丘の総理大臣 1978) (主演:中村雅俊、由美かおる、神田正輝) [8]
這個表列資料雖不算完整,卻已能稍稍幫助記憶。還可稍加補充者,就是還有”雌雄殺手”、”風塵三俠”、”一劍走天涯”、”俠膽仁心”等,只因個人對於上述四劇,以及上表所載的”小旋風紋次郎”、”青年幹探”、”猛龍特警隊”、”前程錦繡”都是特別印象較深者,至於其他作品,大多已印象模糊了。不難察覺,那時的我,對於那類日本古裝刀劍武俠劇特別鍾情。
記得”雌雄殺手”,因為記得其中的女主角”紅花女”常抱著一個三弦琴,琴中藏劍,每次遇上敵人,必會例牌地把逐條琴弦割斷,然後說”三條弦斷晒就要殺人”。而更迷上”風塵三俠”,因覺得三位男主角的外號都很有型有格,分別是”浪子甘三郎”、”毒蛇槍荊十”和”旋風劍流星”。
三個男主角走在一起,合稱”風塵三俠”,可跟中國歷史上的風塵三俠大相逕庭,唯當年的我,對中國歷史的人物、故事尚無太多認識,倒是在腦海中牢牢印下這劇中三個角色的名字,反而還在原版的中國古代”風塵三俠”之先!至於”俠膽仁心”(日本劇名作”危機一發平四郎”)中的男主角平四郎是誰,可能很多人都不大會記得。這其實是一部每周深夜播出一集的時裝劇集,主角平四郎是一位性格有點像占士邦般風流倜儻的私家偵探。最深印象的,是他每逢失手受制於敵人時,總會裝模作樣向敵人借一口香煙,點燃後便會乘人不備,以”飛煙”彈向敵人脫身。(後來有某劇曾把這點子稍加一改,變成裝作借副撲克牌來玩玩,然後飛牌傷人)。
較後期的,還有一部也屬經典,家喻戶曉的”斬虎屠龍劍”。觀眾可以不記得故事講述什麼,卻總忘不了那個孤高絕世,沉鬱寡言,殺起人來如斬瓜切菜,狠辣無情的”帶子雄狼”,以及他那個常常坐在木頭車中的小兒子,還有這副木頭車的內有乾坤,底下暗藏著一排火槍的機關!一個如此性格,近乎亦正亦邪的主角設計,在當時可算是令人眼前一亮的一大突破,比起盲俠座頭市,和那個總愛身穿大披風,戴個大斗笠遮住臉目,像獨行俠奇連伊士活般口中咬根長竹籤的紋次郎都更加出格出位。
日本武俠的刀劍打鬥風格,向來別具一格,更一度影響了無數的電影人。唯刀劍武俠之餘,後來也曾罕有地出現過一部時裝動作功夫劇”鐵膽英雄”,由功夫巨星倉田保昭主演,很記得其中有集曾在香港虎豹別墅取景。
至於”青年幹探”,不必說,大家都記得那句經典的”阿媽,我得左啦!”加上”正蠢材!”這是一部警匪勵志劇,題材在當年看來相當新鮮吸引,更特別者是劇中男主角因為是初出茅廬見習身份,出更竟從不獲佩槍。不久前才偶然在”優搜”視頻網上得以重溫本劇的片頭及主題曲,真有一份”恍如隔世”的意外驚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