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使人廣博,寫作使人細膩--李怡

我最喜愛的武俠作者

  • 馬伯庸
  • 喬靖夫
  • 梁羽生
  • 古龍

2015年2月3日 星期二

內地影視

  近來香港似乎興起了一股事事反赤化,反大陸化的潮流,有些年輕人好像總對一切來自大陸的事物都表示出反感抗拒,以至鄙視的態度。固然,產生這種現象背後自有種種成因,實在很值得社會學家和有識之士的專家們好好探討一番。筆者因為以往工作的關係,一直比較注意的興趣所在,倒是近年大陸影視劇的發展態勢。尚幸的是,這股反大陸化的潮流,看起來倒好像未見擴散到這方面──雖然去年曾發生過電視劇新版"西遊記"被本地網民、觀眾群起狠批,要求電視台腰斬停播的事件。

  人人都說內地影視製作,在近年發展得可算極是蓬勃興旺,而基於商業市場以及生存條件的考慮,無論願不願意,近年明顯可見,本地不管是幕前幕後的影視從業員,都已逐漸傾向北望神州,一窩蜂湧往內地發展,甚至徹底溶入,或與內地同行合作,早成為了一股不可抗逆的大趨勢。就算是兩間免費電視台,在近年也明顯地大大增加了外購內地電視劇播映的數量。其中第一波在香港所掀起的最大熱潮,不得不提的是"還珠格格"這齣製作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最具影響力的經典作品。大概因為在此以前,本地觀眾們似乎從未看過一齣這樣充滿娛樂趣味的電視劇,由此亦大大顛覆了我們以往對內地影視作品總好像難免要"政治教化先行",而例必枯燥乏味,風格陳腐老套,又或曲高和寡,故唱高調的成見和印象。不過,容我發揮一點個人推想,這套劇如果放在今天的香港才播放,我真不禁懷疑,會否也遭遇像"西遊記"那樣被狠批為"膠劇"的命運?猶記得當年此劇大受歡迎之際,曾有多少業界行尊、傳媒朋友等紛紛爭著去分析它成功背後的種種因素,例如女主角的性格塑造得十分出色而又討好年輕觀眾等等。當然,其中大多都屬老生常談,尤其對稍有點編劇經驗的朋友而言。

  自"還珠格格"以後,雖間或也曾有若干作品受到過本地觀眾的青睞和好評,如"大宅門"、"三國演義"、"走向共和"、"雍正王朝",以及著名製作人張紀中所製作的一系列改編金庸小說武俠劇等,但顯然大部份均傾向於所謂的"歷史正劇",題材沉重嚴肅,而較少貼近現實生活。一直到踏進廿一世紀,一套引起廣泛話題的"蝸居",才一石激起千層浪,且更帶頭掀起了內地電視劇一片改編網絡小說的熱潮,以及反映現實的都市生活劇熱潮。如此後于正的"宮鎖心玉"、本地製作人有份參予的"步步驚心"等,都取材自網絡小說,而且都屬其時頗為"熱爆"的穿越題材。至於都市生活劇,目前早已成為了內地電視劇的一大主流戲種,有時更摻進了若干偶像愛情劇的素材以作招徠。以上這些劇集,都曾捧紅了一批有實力的國內年輕偶像派演員,如文章、海清、楊冪、劉詩詩等。但其實在此前後,改編自著名內地作家海岩作品的好幾部電視劇,也曾在內地掀起過火熱的追捧,如"玉觀音"、"拿什麼拯救我的愛人"等等。個人可以說,踏入廿一世紀,內地電視劇才算是進入了一片真正發展飛躍的"小陽春",不論是幾大類的主流劇種,都似乎已發展成型,趨向成熟。我所指的內地劇幾大主流劇種,分別是:一、歷史正劇(其中可分為古裝歷史,以及近代歷史兩類,而在後一類型中,基於現實政治立場,顯然難免對共產政權的奠基功臣先烈們有諸多歌功頌德成份);二、抗戰/內戰傳奇劇──由此亦衍生出以抗戰或國共內戰作背景的形形式式諜戰陰謀劇;三、以描寫國內軍旅生活為題的現代軍旅劇(與前者相若,這絕對是香港人比較陌生和難以投入的劇種);四、都市輕鬆小品劇,其中又可大略分為婆媽劇與偶像愛情劇兩種,當然二者有時也會揉合為一,目前似乎正成為國內電視劇的最大主流;五、公安警匪劇(相信香港觀眾會對此類劇種最為抗拒,只因此類劇種慣把內地公安塑造成英明神武型象,頗與香港人對內地公安的普遍印象大有出入);此外便是改編自各種經典文學名著的"文學劇",比如改編自中國四大奇書、及國內經典名作家文學作品而成的劇集,和傳統古裝武俠劇等。

  像以上幾大劇種,顯然除了古裝武俠劇之外,都很難有香港製作人投身插足的空間(當然很難不代表不可能),因為其餘幾大類,都難免摻雜著大量的內地社會生活及傳統文化的濃厚色彩,以內地套用的熟語來說,就是能"接地氣"。比如都市小品劇、軍旅劇或警匪劇等等,編導製作人顯然就需要對內地的社會生活文化,有一份獨特的溶入熟悉和認知,否則還怎麼能"接地氣"?但我們不妨又想想,當內地受歡迎作品來到香港時,試問又有多少齣能成功接到香港的"地氣"?顯然也並不太多,於是我們也許便可意識到,一切都關乎供求的市場大小問題罷了。誰叫它的市場比你的大?而這有可能便是香港人今天極不感到舒服的地方之一:因為過往我們早已習慣了以種種軟實力影響中國內地,但隨著時移世易,軟實力的漸次薄弱,我們實在不慣要主客逆轉地反過來接受對方軟實力的影響。注意,我在此並沒下出任何價值判斷,只嘗試陳述出一個事實。

  筆者過往從事編劇工作期間,也曾不止一次與內地同行合作,有種固有印象是,他們往往比較著重藝術理論的功夫,而且一般都很能聊,態度也往往很認真。相比於我們香港的傳媒人、製作人,他們也總似乎顯得較有文化底蘊。香港製作人,實在有必要在這方面急起直追。筆者在此,無意貶低香港的影視製作人,只是他們確實似乎已太久浸淫於對純商業目標的追求上,以至竟逐漸變得有點迷失,在此消彼長之下,難免好像會給在藝術商業兩方面都逐漸兼收並蓄的內地精英製作人比了下去。我這不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事實是,內地製作人今日已逐漸能製作出比香港更具商業味道的作品(我想這主要因為,掌握駕馭商業元素的功夫與板斧,其實並不太難--當然,易於掌握駕馭並不一定代表易於成功),反而香港製作人因為種種客觀條件限制,卻並不易製作出藝術水準堪與內地相比的作品──即使具有這方面的出類拔萃人才,往往也只有極少數能生存下來──此所以,有種看法是,這並不關乎人才優劣的問題,而是生存環境差異所引致的問題。這股現象,又似乎表現在電影方面最為明顯。

  說起內地的電影,大概因為比電視劇發展得比較早,所以歷史也較為曲折。筆者自己,若要追溯到所看的國產電影,記憶中大概應追溯到"劉三姐"的年代。這雖未必是個人接觸的首套內地電影,卻絕對是印象最深刻和久遠的內地電影。論影片的故事,它其實只像一套老掉牙的粵語"殘"片,製作水準即使以當年水平衡量,也未見有太大特別,唯當年卻能在本地賣個滿堂紅,所憑藉的,便全是貫串全片的一首又一首清新悅耳的對唱山歌,大概也算得是本地影史上的一段奇蹟與佳話了。大約在此前後,不得不提的另一部哄動之作,當是張鑫炎導演,李連杰初出道主演的"少林寺"。

  但在這樣好幾部商業上取得成功的作品面世以後,個人印象中的內地電影好像又已沉寂了一段時期──未知是否跟大陸相關部門當局收緊政策有關。然後未幾,才逐漸迎來了內地電影的一股"新浪潮"(這是個人特意冠上的名號,以便與約略同時代的本地"新浪潮"作一對照,而在內地是另外有一特定名詞來指涉這一大批電影人的,如所謂"第一代"、"第二代"的導演等等)。在這段時期,湧現出了一批極具創意與生命力的電影人,其中最佼佼者當數張藝謀,如他早期拍攝好幾部極富內地鄉土氣息與藝術氣息的作品,憑著在各地影展拿下的獎項,都曾對本地觀眾及電影同行影響至深。不過很顯然地,在當時的那一大批內地電影作品,一般並不太符合本地商業電影的傳統標準要求:既沒明星大腕可看,也不具備太多的官能刺激。如張藝謀的"老井"、"紅高粱"、"秋菊打官司"等,雖然在影評界備受讚賞重視,但在普羅的本地市井低下層觀眾眼中,始終難免有點曲高和寡,難有共鳴。

  大約直到廿一世紀初,隨著內地政策進一步的開放,以及越來越多的本地電影人與內地電影人的溶合,內地電影才漸漸全面吸收了中外商業電影的成功元素,開始無所顧忌地製作出大量在以往一概只被視為低俗趣味的娛樂通俗電影。就連張藝謀大導,也基於市場考慮而拍出了像"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這些作品。更不要說如馮小剛這些本就一直在努力開拓商業市場的內地導演。到了近年,多齣內地製作,或內地與本地合拍的商業電影,終於都在本地取得叫好叫座的佳績,似乎已進一步肯定了內地電影在本地的一定地位。

  固然,我們並不能從某幾部內地電影與電視劇在本地取得的商業成功,就徹底否定抹煞了兩地社會所存在的種種嚴重的文化差異問題,但亦無可否認抹煞的是,影視作品在縮窄兩方面差距上的確能起到一定的社會功能和價值。透過這些影視作品,兩地確能互相增進對對方生活文化上的種種了解與認知。重要的是,只有雙方對對方都具備了種種了解與認知,或許才能稍稍增加對對方的一點點包容度,而並非一味的盲目排斥與抗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