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使人廣博,寫作使人細膩--李怡

我最喜愛的武俠作者

  • 馬伯庸
  • 喬靖夫
  • 梁羽生
  • 古龍

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戲院追昔

  老友難得偶敘,忽提到近年本地戲院不但買少見少,且大多趨向集中於某幾區份的大型商場之中,以至市民閒暇時忽發興致想在居住本區找家戲院看看電影往往也不容易,反映出今日看電影的生活文化已逐漸沒落式微,言下不勝唏噓。我等”老餅”自也大有同感。我想,大概進戲院看電影也已逐漸由當年屬於街坊大眾的消費娛樂活動,演變成有閒階級的奢侈消費活動之一,加上鋪租急升,集團壟斷經營,以至戲院生意已實太難為了吧?戲院文化,大概也早隨著皇后碼頭、大笪地等等的消失而即將消失不再,成為又一種徒供後人憑弔的歲月陳蹟了。

  誠然,現時碩果僅存的戲院,大部份只集中於人流最旺的油尖旺、銅鑼灣幾區,粗略估計加起來可能已佔去超過全港戲院總數量的一半或甚至以上。這就等於把有心看電影的觀眾都硬逼著趕到那幾區內,從而有點惡性循環地進一步削弱了那些居住得稍為偏遠,不想額外負擔一筆交通費用,又或因應各種個人理由不願意或根本並無太多餘暇去抵達該區份的觀眾的進場動力。

  這跟七八十年代,電影業全盛時期的情況,的確有著很大分別。單以港島區為例,我記得那時幾乎是每一區內都存在著至少一家或大或小、或新或舊的戲院可供街坊們選擇的,真可說是”梗有一間o係左近”:南區有UA香港仔、利港、華富閣;堅尼地城有福星;西營盤有金陵、太平;中上環區有皇后、娛樂、恆星;金鐘有UA;灣仔有京都、新京都、國泰、南洋、新華、影藝;銅鑼灣那時擁有的戲院數目仍為全島之冠,計有翡翠、明珠(後期改成JP銅鑼灣兩院)、百樂、新都、利舞台、紐約、碧麗宮、總統、舊豪華、皇室堡、UA時代廣場;北角區有皇都、國都、金鴻基、新光;鰂魚涌太古城有康怡百老匯、嘉年、嘉華;就連筲箕灣、柴灣以至杏花村這等”環頭環尾”也有筲箕灣天悅、金明、柴灣、榮華、杏花、蘭花等等(記憶中筲箕灣亦曾存在一間很迷你的”一票全日任睇”的色情三級戲院,好像叫”筲箕灣星輝”)。

  以上所舉只是個人印象記憶所及,也在活躍於戲院時期曾經一一光顧過,留下過不少”腳毛”的戲院,這些戲院之中,現時尚還存在者大抵已寥寥無幾,只剩下日子無多的新光、重建後的總統和皇室、易了手的康怡,和分別位於金鐘和時代廣場的UA吧--當然實際上存在過的戲院還遠不止此。執筆時在”維基百科”隨便查找一下,發現原來還有不少已消失了的戲院是個人印象已極之模糊者,固然也有些是老得連自己也無緣留下過任何印象的,比如高陞,和以猛鬼知名的東城戲院等。而很多時對一些戲院產生的印象和感情,是會跟觀眾在那裏經歷過的種種獨特而個人的、美好暢快的觀影經驗拉上一種”移情”關係的,彷彿那裏還依稀殘留著人們所做過的一個又一個美好幻夢的回憶,即使隨著歲月而日漸褪色,這份情懷卻仍將永遠縈繞心間,不散不滅。以上提過的戲院,很多在當年已屬相當老舊:外牆掛著的人手繪製的巨大宣傳油畫、大堂內展覽劇照的玻璃鏡框、開場前用來攔住進場入口,掛著上寫”請候”字樣紙牌的粗繩、觀影場內高高的樓頂、殘破的鐵製摺椅、骯髒發霉的地板、照明不足的梯級、暗紅色的舞台絨布拉幕、帶位員邋遏的制服和慣用的長長白鐵電筒、人手畫位的售票紙和電影票、小賣部販賣的懷舊小吃,還有開場前播放的老調樂曲和懷舊的”定板”廣告……幾乎忘了,還有那些歷史悠久的樓上包廂!還有,從那後方小窗中放映機鏡頭打出的,照射出縷縷微塵,像帶著輕煙的筆直光柱,和菲林盤徐徐開始轉動的聲音……還有,偶然”斷片”時惹來粗暴觀眾的一片光火喝罵叫囂聲……這一切一切,彷彿總是特別叫人熟悉和懷念。

  當然,戲院數目的多寡,也是直接跟電影供應量息息相關的,如全盛時期的當年,光是港產片的產量便曾一度足以提供到多達五六條院線(邵氏、嘉禾、新寶、麗聲、東方--後來還有”新一代”院線誕生)的生存空間--還不包括更早期的所謂”左派”院線。今日追想起當年每逢周末上映午夜場的風光盛況實在仍令很多老影迷津津樂道。今日此情不再,頓令本地的夜生活文化好像總缺失了一項最熱鬧,也最平民化的重要特色內容。我想,但凡消失了的東西,多少都會叫人惹起點點懷念的,因之懷舊也不一定是老餅們的專利。事物如是,感情往往也如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