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使人廣博,寫作使人細膩--李怡

我最喜愛的武俠作者

  • 馬伯庸
  • 喬靖夫
  • 梁羽生
  • 古龍

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詭異十二章

   由袁建滔提供故事,喬靖夫執筆的一部短篇奇幻故事集。以前讀過喬老大的"東濱街道故事集",感覺不錯,因此對這部故事集也頗有期待。十二篇故事,分別是"死亡表演"、"錄影帶男主角"、"軌緣"、"老實人"、"保鏢的代價"、"復活的故事"、"不在場證據"、"藥丸"、"傷殘人士"、"華靈小館"、"兵之王者"和"靈女"。據袁建滔在序言中說這些故事本來是他當年任職連環圖編劇之時,打算為連環圖"猛鬼冤魂"所提供的。但讀畢全書,其實只其中一個故事寫及鬼魂,餘者基本上只屬奇幻迷離的性質。

  十二個故事的意念中,坦白說有些並無新意,如"復活的故事"和"靈女",也是個人最不喜歡的。比較可取的是"死亡表演"、"老實人"、"不在場證據"和"華靈小館"(據說是參考一部電影"三個藍月亮Mystery Train"而編成的)。"死亡表演"講述大明星公開表演自殺,但不知如何竟復活過來,反倒是旁觀的觀眾們因太狂熱於觀看死亡,怨念太重,竟至場地突然坍塌,到頭來表演死亡的變成是觀眾。

  "老實人"講述一個妻子瞞著任職銀行的丈夫,為他安排巧計,以期讓上司賞識他的老實,而將他升遷,但結果卻弄巧反拙……"不在場證據"描述一個人在殺人前安排下一番巧妙的不在場證據,然而百密一疏,千算萬算竟算漏了自己的電子手錶居然停了電(結尾再扭橋,原來手錶根本就沒停電)……結果同樣是白費心機,弄巧成拙--意想不到的弄巧成拙,往往是這類故事的一大命題。如"藥丸"便明顯是又一例子:僕人好心為主人把安眠藥與維他命丸調換,哪知不知情的狠心丈夫為覬覦妻子遺產而決心把她謀殺,竟又偷偷把兩種藥丸又再對調一次……"保鏢的代價"亦是差不多:開珠寶店富商向警方虛報遭勒索,以讓警察為他當免費保鏢,結果竟意外導致從外國回來的寶貝兒子中槍身亡--雖說無巧不成書,但這樣的鋪排卻似乎還是有點牽強。

  "華靈小館"則是所有故事中鋪排得最為有趣的一個:一根無形的線,把原本看來像不相干的人物串連到一起,雖然這種敘事手法,過往我們也曾在電影中看過不少,其中有些甚至比本故事編排得更為有趣巧妙。

  最不滿意的,倒是"兵之王者",故事前段的兩大兵器高手較量其實大可省掉,最後揭出兵之王者的神秘兵器原來竟是一頭能奪下對手兵器的巨鷹,唯一山還有一山高,結果還是敗在其宿敵神秘老人的另一古怪兵器"粘液"之下--作者卻已懶得交代粘液是什麼東西?似乎未免有點為求效果而隨意編造之嫌。我認為粘液當兵器本來不但沒什麼問題,還是個頗不錯的點子,問題是起碼應向讀者約略交代一下,它的來頭以及是什麼東西,而且在故事中,巨鷹和粘液的功用都近乎暗器多於兵器。

  此外,想提提"軌緣"和"錄影帶男主角",兩個故事都跟預示有關,前者比較平平無奇,後者顯得有趣得多,講述男主角偶然從錄影帶中預先看到自己的未來,但最後錄影帶卻跟他開了一個大玩笑:一心以為得享艷福的主角原來並非自己,而是另有其人,作者在前安排伏筆,男主角在錄影帶中看到的"自己"一直面目含糊,原來用意正是為此。可惜這類相似的錯摸式橋段,筆者剛好以前曾在日本"奇幻世紀"其中一集看過:女主角透過好像是攝錄機鏡頭之類的媒介總是看到自己因男友另結新歡而殺了對方,到後來卻揭發所看到的只是局部片段,最後的結果居然是男友與情敵合謀殺了自己。"奇幻世紀"畢竟已是很多年前的作品,我有理由懷疑作者是否從中得到了參考的靈感。

  說起"奇幻世紀",我認為其中有很多故事的意念都相當不俗,顯然比本書的故事更為優勝。個人印象最深的,是一個由伊藤淳史(電視劇"電車男"男主角)主演的故事"重播":故事一開始,男主角在出席女友的喪禮後,常常從手提攝錄機中觀看以前跟女友相處片段,突然一次發現鏡頭上標示的日期赫然竟變了現在,繼而十分震驚地發現死去的女友居然活在裏面似的,還可跟自己透過鏡頭繼續對話交流--然而鏡頭下的真實實景,卻其實是空無一人的,即是說,例如將鏡頭對著面前一張空椅,鏡頭中便會出現女友的影象,想想已可感到是多陰森詭異的一件事。伊藤起初表現得甚為雀躍,甚至隨身帶著攝錄機,跟女友透過這種離奇方式繼續四處拍拖,幾乎被人當成瘋子,不過更絕的原來還在後面,活在攝錄機中的女友不斷引導他回憶前事,終於令他憶起原來女友竟是死在自己親手扼殺之下的……到最後,真相大白,女友鬼魂赫然竟如貞子那樣,從鏡頭中伸出鬼手,把他扼死報仇……他如拍得陰森恐怖,故事也出人意表的"鏡子小姐",幽默惹笑得令人捧腹的"牛肉火鍋"、古怪有趣,主題涉及一個大概是日本知名的城市傳說的,專門出現在獨居者家中的幽靈"今清大叔"(很使人聯想起本地傳聞中的"屎坑三姑")等等等等。總括一句可以說,這是一部十分值得一看的奇幻故事劇集,從中可以領略到日本人天馬行空的厲害想像力和創意,雖然其中也偶有水準平庸之作,但所佔比例畢竟較少。

  袁建滔先生在本書序言中亦不諱言,當日在找尋靈感時,曾重點參考過星新一和希治閣兩位大師的作品。看過星新一的作品,短小精幹,有些甚至近乎微小說,意念別出心裁,的確很值得一看。忽然心癢難搔,趁有心情又有靈感、有能力的話,也真想嘗試一下東施效顰,寫寫這類奇幻性質的微小說,既娛人又娛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