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使人廣博,寫作使人細膩--李怡

我最喜愛的武俠作者

  • 馬伯庸
  • 喬靖夫
  • 梁羽生
  • 古龍

2013年5月27日 星期一

大學生車長


  怪事年年有,近期城中熱話就是這位會考9A狀元大學生,居然捨棄月入數萬的高薪厚職,跑去當九巴車長一圓兒時夢,而大受傳媒、網友的追捧報道。有人卻持反調,指出這種所為其實不應受如此讚揚吹捧,理由主要有二:一、這位車長據說到現在為止,入職還只未滿一月,持論者認為這種事情根本沒什麼稀奇,甚至不值得成為報道的社會新聞,認為假如這位年輕狀元才俊,能一直為夢想堅持下去,能在車長職位上堅持數年挨下去而居然不離職,不放棄,而身邊女友居然也對之一直予以無限支持,在數年後也居然沒有離他而去等等,這才是更值得報道的新聞。這種頗帶刻薄、冷嘲的論調,似乎在在都在暗示出,此君的行為只屬一種帶幼稚性的“三分鐘熱度”罷了,而傳媒似乎又在無事找事地“過度炒作”。

  再者就是認為這位狀元車長的行為豈止不應受到吹捧和鼓勵,甚至反應受到社會斥責才對,只因他的行為簡直等同浪費了社會歷年所一直花耗在他身上,把他培養成為精英專業人才的資源;並且特別指出,這對本來普遍屬於低學歷水平的現職車長們的飯碗來說,也絕非什麼好事,意思當然也在暗示,此風一長,假如有天如九巴這等大機構僱主連聘任一個車長都要要求有大學生資歷的話,那還成什麼世界?

  首先,我認為這位狀元車長行徑,到底是否真如論者所不看好的“三分鐘熱度”,固然言之尚早,且也不值得作為旁觀者的外人們所妄加揣測,也根本沒什麼好揣測和好嘲諷的。第一,反正當事人年紀尚輕,正所謂還有大把青春在手,退一萬步即使他真的是“三分鐘熱度”,當了一年半載的車長後終於夢想破滅,再也挺不下去,那又怎樣?起碼他曾為自己的夢想付出過追求和努力,而這種近乎奢侈的幸運,不是世上很多人能夠遇到和享有的。而傳媒對此報道追捧,我也實在看不出來會為社會帶來什麼負面影響,難道經此一番渲染,真會吸引到社會上大批其他的這種年輕才俊,紛紛效法,而紛紛跑去紆尊降貴,當的士司機、做地盤工人嗎?當然不會見得。

而且,在我們平常,總是批評為過份功利,過份以金錢物質擁有的多寡,來衡量個人成功價值標準的這個社會,像這樣一件頗能讓人發人深省的新聞,筆者也看不出有什麼不值得去追捧的價值──我從來主張,不應對傳媒抱持一種太一貫而想當然的成見:總認為但凡大家一窩蜂擁去追捧報道的,必然不會有什麼好事。只是一個年輕人甘於放下身段,放下暫時的個人現實利益考量,而去單純地追尋一個少年夢,又有什麼值得去那樣詬病和嘲諷的?試想如果反過來,我們又是否應該真心繼續支持追捧、鼓勵那些年輕人為了屈從於傳統社會價值標準,而過早地選擇放棄理想、夢想的行為?再說,一個本來年輕有為,前途無量的小伙子為了追尋夢想去當巴士車長這種“低下”工作,也並不代表他一定要長久地,甚至是一輩子也守在這崗位上的,將來有天等到他終於厭倦了這個夢想,厭棄了這個職業之時,我相信他要再度跳身出來,投身回自己所專長的專業,也決不是什麼難事,更不是什麼可恥和可笑的事。我深信無論如何,這一段雖短暫卻獨特的經歷對於他將來的成長歷程,絕對是珍貴而有價值和有一定的意義的。更何況,也難保巴士公司有一天會量材而用,等他服務到一定時候,會把他從車長的前線位置逐步升遷上來,最後轉職成為高薪管理層一族?

  我們為什麼偏要採納一種雙重標準,一邊極力不齒那些過早放棄個人夢想,屈從於社會強加諸他們身上的功利價值觀的年輕人,而當有年輕人不甘就此屈服,毅然作出一種不符合這種一貫功利價值觀的個人職場選擇時,我們又要反過來冷嘲熱諷,嘲諷他們天真幼稚,不切實際?更何況,根據報道,這位狀元車長之所以放棄本來的高薪厚職,乃是出於其母親眼見他原來的工作太辛苦--這在外人看起來也許殊難理解:難不成當個巴士車長反而是件較輕鬆的工作?且不要說香港地交通繁忙,意外風險極高,每天要面對那許許多多各式各樣,光怪陸離,甚至是難以侍候的巴士乘客--才鼓勵贊成他轉行的。所以如果報道屬實的話,他的這種選擇,顯然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決不是“玩玩下”的。當然作為局外人,我們任何人都無權,也沒資格去妄加揣測其背後的行為動機。

其次,說到所謂“資源錯配”,或者所謂“浪費社會資源”一說,我認為未免都是一種短視而不太負責任的看法。理由如上所述,今天他選擇當巴士車長,不代表他甘於一輩子當一個巴士車長。有天當他選擇離開時,這段寶貴難得的人生經歷,說不定將更能有助於他未來更大和更無限的職場專業發揮。至於說到其他車長同事對此所難免表現出的焦慮問題,相信以其應有的專職資歷和普遍常識,自應早已在考慮之列。其實,即使沒有這宗事例的發生,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發展,坊間僱主對於僱員的學歷資歷要求,亦早已在不斷提升之中。最顯著者如紀律部隊與公務員,入職條件便在不斷提高,很多以往憑中學程度,以至小學程度均可入職的職位,時至今日,早已非具大專或大學程度也不易受到取錄。今日的社會,已日漸趨於複雜多變,大學生當巴士車長,今日在香港乍看起來雖是件咄咄怪事,但我估計在外地,即使大學生去當上地盤工等等,老早已不成其為什麼新鮮事情了。要說資源錯配,根本就是整體上的社會問題,我們又何必單單把問題歸咎於這位狀元車長身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