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使人廣博,寫作使人細膩--李怡

我最喜愛的武俠作者

  • 馬伯庸
  • 喬靖夫
  • 梁羽生
  • 古龍

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

再從”精忠岳飛”說起


  再談談這部“精忠岳飛”。盡管網上除了關於岳飛早年是否曾跟遼國打過仗的爭論之外,似乎還可見到關於本劇若干細節不符合歷史的批評(雖然本劇的歷史顧問是一位國內頗知名的專長研究宋史的學者史式先生,也就是“我是宋朝人”、“中國不可無岳飛”等著作的作者)。筆者在此無意介入爭論,只想指出一點:任何關於歷史題材的戲劇,大抵總難免在情節上有所戲劇加工,(就連多年前備受注目與好評的“歷史正劇”:“走向共和”亦所不免)唯一的界線應只在於,是否過份誇張渲染而已。舉例,如內地近來有很多以抗日為題材的劇集,出現誇張如武俠片的打鬥手法(如抗日英雄可徒手把日軍撕成幾塊、以輕功避子彈、以飛刀弓箭勝過子彈速度、威力等等),早已引來連番批評吐槽。固然,製作人亦大可辯解所拍並非所謂“歷史正劇”,唯此等處理未免太違犯了觀眾預期的戲劇邏輯,且亦不免引來既不尊重歷史,又有點過份幼稚、自大地,以期討好憤青觀眾之嫌。固然,製作人甚至也可辯解所採用為“超現實魔幻主義武俠演義”處理手法,然而一旦去到這等地步,多少已跟“惡搞”相去不遠矣。

  話說回來,但凡這類歷史題材劇集,既然總難免加入適當戲劇誇張美化效果,自亦難免總引來評論者指指點點,找出諸多不符歷史的細節來加以批評找碴,唯對於對歷史無太深入研究的普羅觀眾如筆者之流,這部“精忠岳飛”,實在至少已教筆者又再加深了對這段歷史的點點認知──而且,從正面意義來看,對於那些真真假假之間的歷史細節,反而更足以引發如我這等對歷史一知半解的觀眾求知趣味,推動大家再進一步去把歷史認真探索還原下去。執筆時已草草看過本劇七八集,不論其場面與製作,或劇本處理,個人認為成績已算得在水準以上,尤其對於我們這些自小看TVB古裝劇長大的觀眾而言──筆者一邊看,一邊不禁在想,要是這同一題材,落在TVB編創、製作人員手上,又將會成一個什麼樣子?會不會有理無理,一於就讓岳飛與秦檜,或其他角色鬧上一段三角戀?想起好多年前的一個例子:多年前冼杞然執導的古裝片“西楚霸王”中就曾把呂后戲說寫成因對項羽暗有傾慕之心,卻自知雙方根本結合無望,才因愛成恨,一意輔佐劉邦對抗項羽。大概出於戲劇需要,本劇中也曾設計張素素一女角,述及其對岳飛暗生傾慕,其中有段情節,更寫到前者為救父親,深陷金人埋伏之際,岳飛奮勇前來相救,於是又竟出現很多劇集(不論古裝時裝)中英雄救美時的一個老套設計:女角斜仰半身,由男角輕攬其腰,於敵人環伺中四目相投,有點“過電”“撻著”之感,再來個“浪漫”慢拍數秒……

  又想,同一題材如落在TVB編創製作人員手中,有一點大致可以肯定,就是至少不會拍成如本劇六十多集那麼長的篇幅。理由有二:一,以TVB為代表的本地影視劇相比於內地處理手法,慣例以明快節奏為主,尤其不耐煩以過多對白鋪陳事件或人物心態細節;二,對於人物角色戲份分配,本地編創製作人員,亦一向慣了高度集中於幾個男女主角身上(以岳飛這歷史題材為例,多半就只會集中於岳飛,及其身邊家人、戀人等角色,以及反派如秦檜、宋高宗等人身上而已)而對於旁線配角式人物,只會輕描淡寫草草帶過,很少會像“精忠岳飛”一劇那樣,連粘罕、金兀朮、以至如宇文虛中、張大年這樣的角色人物,也會花耗相對較多的篇幅來著意鋪陳描寫一番。這當然有利有弊,不能一概而論,關鍵只在,戲份是否寫得好看,有劇力,和能襯托出劇集的整體歷史感。這在本劇看來,我認為已做得頗為成功,可以從中看出,主創人員的野心和眼界實在不淺,縱使作品尚有瑕疵,畢竟值得捧場。

  觀看內地劇集,我們有時也不免會感到節奏稍慢,一場不太重要的戲份很多時也往往拍它個十數分鐘,於是往往會引來本地觀眾的不耐煩──這情況尤以偶像愛情劇、生活小品劇為甚。不過如果是較有水準的作品,細心看來,我們不難發現大部份的戲份,都是言之有物,不無意思,而決非為婆媽而婆媽的。近來偶看“歲月留聲”的本地“鱷魚淚”一劇,我反而從中卻看到了很多很多場雖然篇幅不長,卻相當婆媽,且又對劇情沒太大推動意義的“冗戲”。

  執筆前剛好在亞視“ATV焦點”節目聽論者論及在九七前殖民地時期,中國歷史科本被中小學列為必修科,令人感荒謬與奇怪的是,自回歸後情況竟然恰恰相反(不過,依個人經驗卻是,個人在小學並沒讀過這一科,及至中學,也只屬文科班生選修科之一,又或理科班生兼修科之一)。這就難怪本地中小學生,一向被評為“國民意識”薄弱,更間接導成年前政府打算推行國民教育科,結果觸發軒然大波的背境因素之一。

中學生如何不得而知,唯以個人有限觀察,目前本地小學生,不光是中國歷史,只怕普遍對歷史一科都不存在太大興趣。推究原因,一來可歸咎教育配套不足,再加社會風氣影響,讓他們覺得歷史是非常沉悶,令人望而卻步的學問。我自己有幸在中學時期選修過中國歷史(當然也是只學到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朝帝制為止),又有幸遇上了一位經常在課堂上跟我們很生動地講述很多課外歷史故事的好老師,及後受到武俠小說及中國文學的啟蒙薰陶,再加上編劇工作的關係,這才讓我一步步開展出這方面的興趣來。

其實用一種最簡單角度去理解,歷史本就是過去的故事,這從英文history一字已見端的。講故事講究所謂“起承轉合”,這放在歷史中,誰謂不然?研究一件歷史課題,多半不出從歷史事件的成因、過程,及後續結果影響三方面入手。而依個人愚見,只有其中的“過程”牽涉主要的發掘上的硬功夫,餘二者很多時比較多涉及一些個人洞見,以至邏輯引證學問。不過說到底這也是一門社會科學,不像自然科學,凡事有定例可循,常在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其間千差萬別,誠可謂差諸毫釐,往往謬以千里。而這亦是可與編劇創作理念暗通之處,一切藝術創作者的最大學問,乃在於抓緊普羅事象的細節,而從中挖掘出與別不同的創見,發揮出與別不同的想像力與表現手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