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使人廣博,寫作使人細膩--李怡

我最喜愛的武俠作者

  • 馬伯庸
  • 喬靖夫
  • 梁羽生
  • 古龍

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

海容──小學生殺人事件



  TVB周日深夜(即周一凌晨)重播的這套兩年前的日劇,真的可以令人聯想起很多東西。

  首先,像去年在無線播出,被捧成“神劇”的“天與地”,據說就因觸及人食人的劇情,引來部份觀眾的抗拒反感。對此,可以想像,如果有日TVB也拍出一部以兒童殺人為題材的劇集,所面對的輿論壓力一定更大。想深一層,自可體諒TVB編劇製作諸公在開發題材上的一定難處。然而話說回來,作為稱職的創作人,有時是需要具備一份帶領觀眾口味,敢於挑戰諸多不必要投訴壓力的魄力與勇氣的──“天與地”的幕後製作人就是一個十分好的例子。

  兒童殺人,我相信不管在香港或世上每個城市、國家,雖然畢竟屬於十分罕見,但卻一定也曾有過不少這種真實中的案例。所以,我們實在怎能像鴕鳥那般,不問青紅皂白,只要稍一觸碰及這種題材,便立即害怕得這樣那樣,怕會被說成是鼓吹這種犯罪風氣?不過無論如何,若然在真實中發生這種案例,我想不論在哪一個社會中都難免必將會引來一番輿論上的譁然震撼的。受眾對於任何選擇以此為題材的影視製作者,所最應著眼者,只能是他們所透過作品表達出的到底是否一種正確認真的取向和態度。就如本劇,或更早前也一度成話題作的另一日劇“十四歲媽媽”──難道我們就可盲目批評後者是鼓吹未成年少年少女未婚成孕的風氣嗎?

  其次,本劇雖然選擇了這樣一個震撼性題材,但十分顯然地,我們可以看出製作人是採取了一種很誠摯、用心,也很正路和負責任的態度去處理,甚至是以一種近於“婆媽劇”形式去有點婆媽地細細描述出整件案件發生後,對於行兇與受害者兩方面的父母、家人生活上、情感上所帶來的巨大影響。種種生活化而貼近人情的平實描寫筆觸,我認為正是它的最大特色優點。

  另一方面,編劇亦很能發揮出創作電視劇的“拖”字懸念要訣──執筆時,筆者雖已看了六集,編劇對於整件案情來龍去脈仍然遮遮掩掩,欲語還休,不肯一語道破,其目的當然是要吸引觀眾一直追看下去的意欲。當然,我知道最後說穿了其實也不會有什麼石破天驚式的驚人秘密在內,因為已簡略看過其後的劇集內容介紹。這”拖”字訣,其實也很有學問,一旦拖得過長過久,就很可能會讓觀眾感到厭煩不耐,如”迷”等美劇便是一例。

  此劇在內地台灣的譯名據說是“愛與寬恕”,至此我實在還不知道作為被害者的父母角色,到最後會否選擇原諒了那位殺人兇手小學生與其父母──想到這兒我真不禁想起了多年前真實發生在香港,轟動一時的寶馬山雙屍案案中死者的父母(邱禮濤導演的“等候董建華發落”一片便是以此為題)──因為我記得,當年這對外籍人士的死者父母在十多年後居然是曾向法官寫信,為那位殺害過他們子女,仍在獄中服刑的兇手被告求過情的。這對外籍人士父母所表達出的偉大胸襟,可說真真正正實踐了愛與寬恕這四字,至今猶令筆者衷心佩服與感動。

  然而,由此又多想到一點政治性的題外話,我卻又不免有點憤慨。憤慨的是,本劇的日本製作人,在創作時所呈現出的一番偉大人道精神的關懷胸襟(如那位家庭裁判所女調查官,在調查事件中就一直對那位行兇少年付出很大的關懷與耐性,也很能顧及雙方家屬感受)為何卻一直沒呈現在現實中日本政界右翼份子的心中?--像那位近日惹出軒然大波的名古屋市長。為何如此多年以來,他們卻一直不敢正視當年日本侵華戰爭中所作出種種殘酷暴行,包括南京大屠殺,以及慰安婦的問題,至今還刻意糾纏在當年被殺人數究竟是否真有那麼多,又或被殺者是否都屬無辜平民的種種問題上造文章?透過本劇表現出的中心思想,筆者實在不免會想到,日本人到底是否也有點諷刺地表現出了一點嚴於律人,寬於律己的表裏不一的偽善態度?小學生殺人,雖然情有一定可原,但畢竟難逃罪責,但請問當年殘酷殺人的日本軍人可曾真正負過罪責沒有?作為炎黃子孫的中國人,難道我們又能那麼“海容”地原諒這些令人髮指的暴行嗎?那些日本右翼政客們,可曾又有半分真正顧及過中國受害人們與他們家屬的感受?

  最後附帶一提,忽然真的很想稍稍表揚一下TVB的幕後配音人員,從前逢看這些外地劇集,自己是慣於收聽原聲對白聲道的,但近來反而寧願多聽一下粵語配音聲道。因為開始發覺,這些配音聲道不論在對白的傳神轉譯上,還是配音員的情感演繹上,都掌握得很好。配音工作,歷來是本地傳媒中比較受冷落忽視的一環,但其實這些配音人員默默在背後負出的貢獻,真的相當值得尊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